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_台北故宫博物院介绍

台北故宫是当年国民党在大陆惨遭失败时,将北京故宫当中比较精华的大批国宝抢运搬到了台北而建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外双溪,占地1200亩,1962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的形式,取中国宫廷式的设计风格,碧瓦黄墙,雕栏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显得格外典雅壮丽。

台北故宫的文物源于当年北京故宫和当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还有一些接收、捐赠和收购等,主要收藏着宋、元、明、清等历代宫廷的瑰宝,现有器物近7万件,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文玩等;书画近1万件,包括书法、绘画、织绣等,图书文献最多,近57万件,包括四库全书和善本图书等等。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而又以翠玉、肉形石最受游客瞩目,成为台北故宫的招牌。台北故宫这么多的文物,如果3个月换一次展品且不重样,大约可供展100年。

限于展出场地,台北故宫每次仅能展出各类文物1700余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长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铜器、汉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瓷器、中国历代玉器等。所以,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观花收获更丰,若想要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比如宋代的书画,可以亲眼一见“苏、黄、米、蔡”及宋徽宗的墨宝,足以让人流连忘返。看完全部真迹后,你还可以静下心来,坐在小小的里,仔细欣赏经过翻拍放大处理后的书画的局部轮廓,加上古雅的乐曲和通俗的解说,宋代书画之美早已了然于胸。

当然,台北故宫不定期推出的主题展览更是脍炙人口。比如“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特展”,共展出唐、宋、明、清各个朝代的茶器、茶书等共1组件,让人系统地领略了中国文化特有的论茶典籍、品茶情境和饮茶器皿。为了让展览更具完整性,台北故宫特意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借来了唐代和宋代的茶器。整个展览的布置也是独具匠心,就像江南的一个茶馆,粉墙黛瓦,漏窗、修竹,清泉汩汩而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了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精粹,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辉。

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于台北博物馆的著名景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1948年底,人民胜利在即,国民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

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

该院陈列展览强调配合旅游观光事业及为大众服务的原则,院内辟有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各种陈列室。先后成功举办多个大型展览。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该院还举办巡回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该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惠风和畅》、《文物光华》、《故宫宝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清代通鉴长编》等著作,并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等。